陈章鱼解读:《深度学习》
2020-06-08 08:17:36   来源:互联网   评论:0 点击:

关于本书:作为深度学习领域的通识作品,本书以恢弘的笔触,通过3个部分全景展现了深度学习的发展、演变与应用,首次以亲历者视角回溯了深度学习浪潮在过去60年间的发展脉络与人工智能的螺旋上升,并前瞻性地预测了智能时代的商业图景。

关于作者

本书作者特伦斯·谢诺夫斯基是全球人工智能十大科学家之一、深度学习先驱及奠基者,美国四大国家学院(国家科学院、国家医学院、国家工程院、国家艺术与科学学院)在世仅 3 位的「四院院士」之一,全球 AI 专业会议 NIPS 基金会主席。

作为神经网络的先驱,早在 1986 年,特伦斯就与杰弗里·辛顿共同发明了玻尔兹曼机,把神经网络带入到研究与应用的热潮,将深度学习从边缘课题变成了互联网科技公司仰赖的核心技术,实现了人工智能井喷式的发展。

关于本书

作为深度学习领域的通识作品,本书以恢弘的笔触,通过3个部分全景展现了深度学习的发展、演变与应用,首次以亲历者视角回溯了深度学习浪潮在过去60年间的发展脉络与人工智能的螺旋上升,并前瞻性地预测了智能时代的商业图景。

核心内容

人工智能今天有多么火爆,根本不需要我来为你介绍。AlphaGo、谷歌翻译、语音识别、无人驾驶,这些新技术都在告诉我们,人工智能正在改变这个世界。所以本期音频不把重点放到今天,而是放到人工智能的昨天和明天。

解读中先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史,你会发现,这个历史要比你想象中更加漫长和曲折。之后本书借助技术大牛的眼睛,共同展望人工智能的未来,你会发现,了解深度学习的原理之后,我们对于人工智能的未来,会有更清晰的想象。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我是陈章鱼。今天为你解读的这本书叫《深度学习》,副标题《智能时代的核心驱动力量》。

这不是一本讲学习技巧的书,这里的「深度学习」是一个计算机术语。这个词你可能不熟悉,但是你一定听过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就是现在最热门的人工智能算法,通过模拟人脑的工作方式,让计算机真的变得智能。

可以说,深度学习就是人工智能的灵魂。

其实谈人工智能的书有很多,但是这本书很不一样。大多数讲人工智能的书,要么有很高的阅读门槛,只有计算机专业人士才能看懂。要么尽量不谈技术,关注点放在人工智能对外界的影响。而这本书是一本人工智能技术的通识著作,是写给门外人看的。从技术原理的角度去为我们梳理人工智能的发展史,展望人工智能的未来,可以让我们对人工智能有更透彻的理解。你要知道,把人工智能这样的技术给门外人讲明白,要比给同行讲明白更难,而这本书的作者,可以说是少有的几个合适人选之一。

这就要说到这本书的作者,特伦斯·谢诺夫斯基,谢诺夫斯基从事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将近 40 年。他是深度学习算法的奠基者,人工智能的先驱。

你会发现,这本书在讲述人工智能发展史的时候,那些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先驱,要么是谢诺夫斯基的老师,要么是他的朋友,甚至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些重大突破,就是谢诺夫斯基自己推动的。所以,他是人工智能领域当之无愧的权威。

而且,谢诺夫斯基还是美国的「四院院士」,也就是同时担任国家科学院、国家医学院、国家工程院、国家艺术与科学学院的院士,这在美国科学界是极高的荣誉,目前在世的「四院院士」只有三位。

其实,人工智能今天有多么火爆,根本不需要我来为你介绍。AlphaGo、谷歌翻译、语音识别、无人 驾驶,这些新技术都在告诉我们,人工智能正在改变这个世界。所以我在解读这本书时,不把重点放到今天,而是放到人工智能的昨天和明天。

我们先来看一看,人工智能的发展史,你会发现,这个历史要比你想象中更加漫长和曲折。我们再借助技术大牛的眼睛,共同展望人工智能的未来,你会发现,了解深度学习的原理之后,我们对于人工智能的未来,会有更清晰的想象。

 

第一部分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人工智能的历史。了解人工智能的历史,你才能理解深度学习算法对人工智能的意义,才能明白为什么直到深度学习算法出现,人工智能才算拥有了灵魂?

眼看着今天人工智能技术如此火爆,你肯定不会想到,人工智能发展到今天,不到60年的时间,就至少经历了三次严重的危机。每一次危机都几乎让人工智能技术走进了死胡同。

第一次危机,在人们刚刚开始探索人工智能的时候就出现了。

人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研究人工智能的呢?目前科学界普遍认同,1956 年,马文·明斯基等四位美国科学家,共同发起了达特茅斯人工智能夏季研究计划,这个计划开启了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

人们刚刚开始研究人工智能的时候,面前就有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向,研究人工智能的先驱们,就像是金庸小说中的华山剑客,分成了两个派别。

一派我们可以称之为「设计派」。设计派认为,人工智能是可以自上而下设计出来的。只要给出明确的符号、规则和方法,编写程序输入计算机,就能让计算机拥有理性思考的能力。比如说,如果我们能找到一个准确定义,描述出来到底什么是苹果,之后计算机就能识别出这个世界上所有的苹果。

而另一派我们可以称之为「学习派」。学习派认为,在大部分实际问题中,我们其实很难找到「设计派」想要的那种明确的符号、规则和方法,所以我们可以借助大量的样本,让计算机通过不断学习的方式,慢慢拥有智能。

比如同样是苹果,学习派就倾向于让计算机识别大量的图片,相当于我们教计算机来认一认,这个是苹果,那个也是苹果,除了这些正面样本,还要让计算机识别反面样本,这个是香蕉,这个是橘子,在大量识别正面和反面的样本之后,计算机自己就能找到规律。

你会发现,后边说的这一派,也就是学习派,更像是我们人类学习和认识世界的过程。确实,学习派的核心理念,就是计算机通过学习和模仿人类大脑的工作原理,通过大量学习来理解事物,就能拥有人类的智能。

只可惜在人工智能的早期时代,大多数研究人工智能的先驱,不太关心人类大脑是如何工作的,他们更倾向于设计派。因为设计派的理念和之前计算机的研究更相符。以往计算机的功能,都是按照设计派的思路完成的。比如说实现计算功能,肯定不是给计算机一张九九乘法表,让计算机自己搞明白什么是乘法,而是把一套明确的计算规则编成程序,让计算机来执行。

所以大多数计算机科学家顺理成章地认为,在人工智能领域,设计派的思路也完全行得通。

没想到,他们马上就遇到了难题。

这个难题叫「积木问题」。顾名思义,就是教会机器人像小朋友一样堆积木。

「积木问题」的目标是编写一个能够理解命令的程序,比如「找到一个大块的黄色积木,把它放在红色积木上面」,然后把程序变成机器手臂可以完成的动作。这事儿看起来挺简单的,小朋友们都能做。可是教会机器人堆积木,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难很多,计算机科学家们发现,他们编写了一个庞大的程序,可是程序还是错误百出、频频崩溃。

看着程序崩溃,科学家们也挺崩溃。积木问题,这么一个看起来很简单的挑战,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难得多。更何况,积木已经是对现实世界的简化了,毕竟在现实世界中物体有不同的形状、大小和重量。就算解决了积木问题,想要通过编程完成一栋现实中大楼的建设,这中间还是有巨大的技术鸿沟。

于是「设计派」研究者心灰意冷,放弃了积木问题的研究。顺便说一句,「积木问题」直到 2016 年,才通过深度学习算法被解决。你也能看出来,60 年前的设计派研究者,确实是过于乐观了。

五十年代,还有类似的一些研究,比如教机器人打乒乓球,总之,研究者们发现,编写程序让计算机完成复杂计算、证明数学定理,这些其实都比较简单。反而是让计算机像人类一样,有视觉、有听觉、能顺畅地走路,这些看起来简单的问题,实际研究中都是困难重重。

经过了这样的挫折,学习派才开始慢慢被重视。学习派有自己的底气,因为任何人工智能领域的难题,自然界都已经通过进化解决了。不管是搭积木还是打乒乓球,我们的大脑已经有了一套高效处理的程序,所以,人工智能只要通过模仿人类学习的过程,就一定能找到一种行得通的算法。

所以计算机科学家们开始集中火力,努力找到一种可以模仿人类学习模式的算法。

1957年,康奈尔大学的弗兰克·罗森布拉特教授,第一个实现了突破,他发明了一种算法,叫做「感知器」。

感知器能完成的功能,就像是刚才我们提到的如何教计算机认识苹果。通过识别大量图片,哪些是苹果,哪些不是苹果,感知器就能自然形成一套自己的标准,认出哪些是苹果。

就在同一年,感知器算法就被用在了实际项目中,计算机科学家利用感知器算法,为美国军方完成了一个程序,让计算机识别有坦克的图片,训练一段时间后,计算机就能认出新图片中的坦克。这个成果被《纽约时报》报道,在美国引起轰动,人们开始看到人工智能解决现实问题的可能性。

虽然已经有了这样的突破,可是感知器算法距离真正的人工智能,其实还有很远的距离,因为科学家们发现,单独的感知器能够实现的功能是在太有限了。而且信息一旦变得复杂,计算机就会受到别的信息干扰。

比如识别坦克,科学家们发现,只能让计算机识别晴天之下的坦克,一旦照片里边有云彩,计算机就弄不明白到底该区分的是有云没云,还是有坦克没有坦克。

所以接下来的问题是,怎么让感知器算法能处理更复杂的问题呢?科学家们决定,还是向人类学习。

感知器模仿的是我们的神经元,而我们人类的思考,依靠的是无数神经元组成的神经网络。那么人工智能的研究者们开始思考,可不可以把感知器和感知器连接起来,组成更大的人工神经网络呢?

顺着这个思路,大家开始研究,不过很快就遇到了另一堵墙,而且这堵墙是一位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大神竖起来的。

这位大神就是我们刚才提到的马文·明斯基,你肯定还记得,开启人工智能研究的标志性事件,1956年达特茅斯人工智能夏季研究计划,就是马文·明斯基发起的,所以在大家眼中,明斯基就是「人工智能之父」。

但是在1969年,明斯基出版了一本书,书名就叫《感知器》。书中的具体技术细节,我就不在这里展开了,最关键的,是明斯基在书中给出了几条论断:单个的感知器,只能解决很有限的问题。要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必须要把更多感知器连接起来,组成人工神经网络。

到这里,你应该觉得还很正常,这和我们刚才想得差不多啊,但是明斯基在《感知器》这本书里还给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我们没法找到一种可行的算法,训练人工神经网络。

这就相当于,爱迪生发表一篇论文,告诉世界,我们发明了电灯,但是在更复杂的领域,我们根本无法驾驭电力,不止现在不行,未来也不行。

人工智能之父明斯基做出的悲观判断,让整整一代人工智能研究者,都对人工神经网络望而却步。这让人工智能的研究,陷入第二次危机。

好在,仍然有一小拨儿计算机科学家还在坚持不懈地研究,尝试找到能驾驭人工神经网络的算法。就连明斯基自己,也没有放弃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探索。最终在 16 年后,也就是 1985 年,研究者们看到了希望。

这一次的破局者,正是本书的作者特伦斯·谢诺夫斯基。

谢诺夫斯基和另一个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杰弗里·辛顿,共同提出了一种算法,可以让很多感知器共同组成一个人工神经网络。这个算法叫做「玻尔兹曼机」。

玻尔兹曼机的算法原理有些复杂,我就不在这里为你展开讲了。不过这个算法的出现,可以说有石破天惊的意义。因为它证明了计算机科学家完全可以找到一种算法,让感知器连接起来组成人工神经网络,来处理更多更复杂的问题,彻底打破了明斯基在16年前的预言。

所以回头来看,明斯基当年犯的一个错误,把无数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者给吓住了,让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放慢了十多年。

书中还讲了一个八卦:2006 年,谢诺夫斯基在一个学术会议上遇到明斯基,他很不客气地问明斯基:你承认你是上世纪 70 年代,制造神经网络萧条的魔鬼吗?明斯基也是一个实事求是的人,犹豫片刻之后,他承认,确实是他制造了当年神经网络的萧条。

在 1986 年,另一位计算机科学家大卫·鲁姆哈特又提出了「误差反向传播」算法,这个算法比玻尔兹曼机更简单、更有效率,简单来说,就是鲁姆哈特找到了感知器和感知器之间沟通的语言。鲁姆哈特关于「误差反向传播」算法的论文,到今天为止,至少被其他研究论文引用过4 万次。你要知道,一篇论文如果被引用超过 100 次,就算是在领域内产生过巨大反响,鲁姆哈特这篇论文,可以说是奠定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基础。

找到了感知器和感知器之间沟通的方式,计算机科学家终于可以组建更庞大的人工神经网络,来处理更多更复杂的问题了。

人工智能的第二次浪潮也开始到来。上一次,感知器的发明,只是证明人工智能能够解决一些问题,所以更多地是让学术界兴奋。而这一次,人工神经网络出现,证明人工智能有可能解决极多的问题,所以这一次浪潮,也引起了商业投资人和普通民众的关注。

今天我们所有关于人工智能的想象,什么智能翻译、语音识别、无人驾驶、智能医疗,其实在 80 年代的那波人工智能浪潮中,都经过尝试,那时的人工智能项目,就成为科技投资人最追捧的项目。

一时之间,人工神经网络成为大家热议的名词,在 1991 年的电影《终结者 2》中,施瓦辛格扮演的机器人有一句台词:「我的 CPU 是一个神经网络处理器,一个会学习的计算机。」

可是这股浪潮,也仅仅持续了不到十年,到了 1995 年前后,大家又开始对人工智能失去了信心。

这一次遇到的问题是,训练人工智能太慢了,有一位国内的人工智能研究者回忆,一直到 1998 年,他做研究生的时候,在当时的电脑上运行人工智能程序,单元不敢超过 20 个。你可以把单元想象成大脑的神经元,你要知道,人类大脑的神经元,数量是以亿作为单位的。

此时的人工智能,是个算法上可行,实际中无力的领域。于是,又一次遇到了寒冬。

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者除了继续优化算法,更多的时间只能等待,等待计算机的算力快速发展。

从1995年开始的这次人工智能的寒冬,恰恰是计算机大规模发展的时代的,你可能听说过,芯片业有一个特别有名的规律,叫「摩尔定律」,就是每隔两年,芯片内晶体管的数量增加一倍,简单来说,就是芯片的运算能力增加一倍。

这种指数级增长,随着时间的积累会很可怕。两年翻一倍,十年之后就是 32 倍。

从 20 世纪 70 年代,一直到现在,「摩尔定律」持续了将近 50 年的时间。这是什么概念呢?今天的同样大小的芯片,比当年的运算能力至少高出 100 万倍。

这一次,人工智能的春天终于来了。算法已经成熟,计算机能力也不再那么孱弱,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者,终于可以组建大规模的人工神经网络,而让人工神经网络发挥出魔法的,就是深度学习算法。

深度学习中的深度,指的是算法中的隐藏单元。你把一个人工智能想象成我们人类,我们有耳朵可以听声,有嘴巴可以发声,除此之外,大脑中还有无数的神经元,它们虽然无法发出声音,但是它们在为我们的听和说工作,这些神经元,相当于算法中的隐藏单元。这些隐藏单元越多,人工智能就能处理越复杂的任务。

比如谷歌开发的 Google Brain 项目,用来进行语音识别和图像搜索,他们构建的人工神经网络,就有超过 10 亿个节点。

从 2012 年开始,在这样强大的算力支持下,在深度学习算法的带领之下,人工智能迎来了第三次浪潮,也就是今天我们正在经历这股人工智能浪潮。

 

第二部分

梳理完人工智能的过去,我们转过头,来看看人工智能的未来。

听完人工智能的历史,你会发现,人工智能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样一帆风顺、高歌猛进。认真算一算日子,人工智能的低谷期,要其实要比受重视的日子还要长。

1956年到1969年,人工智能兴起了12年,之后走进低谷17年。1986年到1995年,人工智能又兴起了10年,之后又走进低谷17年。

那么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就是,从2012年开始的人工智能又一波浪潮,也会在10年之后陷入低谷吗?下一个人工智能危机,会出现吗?

谢诺夫斯基做出了几种猜想。

猜想一,根据目前的人工智能的发展来看,下一次人工智能的危机,很有可能问题不会出在计算机那边,而是出现在我们人类这里。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人类可能会越来越看不懂深度学习。

有一位国内的人工智能专家做了一个比喻,深度学习越来越像是「炼丹」。我们知道计算机能给我们一个好结果,可是这样的结果是怎么出来的,越来越难以解释。

既然连解释都很难,想要调整参数、定向优化就更难。

目前来看,还没有太大的问题,就像AlphaGo与人类对弈时那匪夷所思的一手棋,虽然连围棋高手当时都很难解释,但是实际的结果证明那样是更好的选择,大家可以通过复盘再去学习它背后的思路。

可是当人工智能覆盖到更多的领域,比如医疗领域,无人驾驶,那么当计算机给出一条让我们觉得匪夷所思的指令时,我们敢相信计算机吗?

那个时候,恐怕我们在没有找到合理的解释之前,不敢轻易让计算机做主。因为我们无法确定,那匪夷所思的指令到底是计算错误,还是真的有我们想不到的更好选择。

如果一旦是错误,那可能会对别人的生命造成损伤。

这可能是人工智能的下一次危机,当我们越来越不理解人工智能的结果时,我们就不敢将人工智能放到更多的领域。

第二种猜想,人工智能的下一个瓶颈,可能是因为我们对自己缺乏了解。

回头看人工智能的发展,我们对计算机的设计,越来越模仿我们人类的大脑,可是直到今天,其实我们对于自己的大脑,真的没有那么了解。

虽然计算机已经如此强大,但是大脑的计算能力和精巧设计,仍然远超计算机。

举个例子,英国皇家学院院士,伦敦大学的著名神经科学家曾带领科研组做过实验,人类大脑执行运算的次数是每秒 4 千 4 百亿次。而大脑的功率,大概 20 瓦上下,和家里的台灯能耗差不多。而我们一台普通的家用电脑,功率也要在 300 瓦左右,更不要说超级计算机,它们的功率,都是惊人的天文数字。

大脑不止硬件上特别省电,在算法上,似乎也比人工智能要高明许多。谢诺夫斯基就在书中总结出一个「100步法则」。

也就是,人工智能中使用的算法在运行了数十亿个步骤之后,却常常得不出一个正确的结论,而大脑只需要经历大约100个步骤,通常就会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

人工智能想要继续发展,看来还要继续像人类学习,可是我们对于大脑的工作原理,目前的认识还相当浅。

如果在考虑上机器人领域,那人工智能领域的问题就更多了,目前机器人的发展远远落后于人工智能,就是因为模仿人类的身体比模仿大脑更加复杂。

所以,如果我们还是不能更透彻地了解自己的大脑和身体是如何工作的,也就谈不上让计算机来模仿了。这是谢诺夫斯基的第二个猜想,人工智能领域的瓶颈,可能不是来自于人们对于计算机的研究,反而是来自于人们对于脑科学的研究。

谢诺夫斯基的第三种猜想,人工智能的瓶颈,可能来自于芯片领域。

前边我们提到,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计算机算力的持续提升,可以说是摩尔定律在推动着人工智能前进。可是有计算机科学家预言,摩尔定律已经快要失效了。

摩尔定律的核心思路,是让同样大小的芯片,里边的晶体管数量增加,这就要求晶体管必须越做越小,计算机算力成倍地提升,晶体管就必须成倍地缩小,可是这种缩小是有限度的,物理定律约束了它的极限。计算机芯片正在快速逼近这个极限。

除非计算机科学家设计一种全新的芯片结构,甚至找到一种新的物理材料,否则摩尔定律失效的那一天,就是人工智能遇到瓶颈的时候。今天的人工智能虽然已经能模拟上亿个神经元,但是和真正的人脑相比,规模还仅仅是百分之一,如果计算机算力不能继续成倍地增长,那么人工智能就拥有无法达到人脑的深度。前边就是人工智能未来危机的三种猜想,我们对人工智能的理解不足,我们对于脑科学的理解不足,芯片技术的发展受限,都有可能成为人工智能领域接下来遇到的挑战。

 

总结

到这里,这本《深度学习》其中精华的部分,我就为你解读完了。

我有一个感受,那就是一门技术的兴起,所经历的质疑与挫折,都比我们想象中要多。同样,一门技术在寒冬的时候,到底有多久才能遇到春天,也往往和我们想象得不一样。

这一点,在人工智能领域尤为明显。

IBM 的总裁托马斯·沃森在1943年说过一句话:「我觉得全世界也许能卖出 5 台计算机」。

同样,人工智能之父明斯基也说过两句很打脸的话,1970 年他说:「三到八年后,我们就会有一个机器,达到普通人类的智能水平。」可是就在那年,人工智能渐渐走进第二次冬天。

2003年明斯基说:「1970年代以来,人工智能就脑死亡了。」可是不到10年时间,人工智能开始走向最辉煌的时代。

即使是人工智能之父,对未来的预测,也常常是错误的。

我相信人工智能的未来也不会是一帆风顺,很有可能还是会起起伏伏。也许人工智能的发展永远无法摆脱周期律,永远是热闹十几年,冷清十几年。

而回顾人工智能每一次遇到的危机,你会发现,每一次解决的方案,都是那些在寒冬中还没有放弃希望的科学家,他们探索出来的。

所以看一门技术的发展,与其看风口到来之时,有多少人为之疯狂,不如看盛宴零落之后,还有多少人在继续坚持。

那些人,可能才是智能时代的核心驱动力量。

 

撰稿、转述:陈章鱼
脑图:摩西脑图工作室


相关热词搜索:解读 深度学习

上一篇:万维钢解读:《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
下一篇:贵州省数字图书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