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备课组教研活动简报
2019-12-03 15:36:25   来源:   评论:0 点击:

在距离2020年高考不足200天之际,为了更好地促进语文复习备考工作科学有效开展,11月29日下午,高三语文备课组于年级会议室召开期中教研会议。会上,全体成员就前期复习经验得失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并一
        在距离2020年高考不足200天之际,为了更好地促进语文复习备考工作科学有效开展,11月29日下午,高三语文备课组于年级会议室召开期中教研会议。会上,全体成员就前期复习经验得失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并一同商议、确定了下一步复习计划。  
   
        本次教研会议充分发扬了语文教研组集思广益、团结奋进的优良传统。根据之前的任务分工以及各人的兴趣专长,老师们立足考点,针对各大复习板块,毫无保留地共享了自己的方法策略。面对难度较大的论述类文本,吴宇灵和杨敏老师认为,万不可急功近利,应侧重培育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储备必要的基础知识,比如论述文的写作结构及常见设错类型。在整体阅读时,需要培养学生梳理文本脉络的习惯。每个星期应该让学生保持一定量的训练,及时评讲并制定下一步应对策略。另外,作为中学一线教师,应始终保持学习力,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考试变化有深入的横向与纵向的了解,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方为上策。
        针对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教学,潘静、陈晓薇老师指出需要把握全局,做到有的放矢。针对选择题,要注意通读文本,勾画关键,掌握文中要点,理解文本内容。审读题目和选项,并勾画关键——找、比、排、选。主观题的作答要注意通读全文,理思路,明要旨;审清题干,明方向,对准文本筛选有效信息;最后紧扣题旨,整合答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授时,要循序渐进,注重实效,并关注所有学生。
        阮晓霞老师认为文学类阅读是整张试卷的“思想之魂”,小说和散文是其常考的两大体裁,它注重考查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组织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老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赏析文本,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从而使文学类文本成为“珍贵的尘土”——源自生活,高于生活。
        铅华洗尽本真回归。千百年淘洗而流传,定是诗文极品。王加蓉老师指出文言文复习主要是“学课内,为课外”,“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寓所”,可见,“为言”是基础,“为文”是高度,只有“言文兼顾,突出基础”才是高考文言文复习的根本。
        余秋雨先生曾说:“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以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周勋、陈妍蒙老师认为诗歌这种短小、简洁、含蓄的韵文,是最能进行情感和审美教育的一种语言形式。高中语文新教材中所选的诗歌,都是各个时期的艺术精品,有很强的艺术魅力,给人以美的享受。可是诗歌鉴赏中常常遇到老师的讲授和学生的理解“两张皮”的情况。我们不愿学生多走弯路,使很多诗歌教学课堂过于强调理性分析的教学模式,对知识和问题的探究过程完全由老师包办代替。还有从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学生过于依赖诗歌鉴赏题的答题模版,而忽略了读懂诗歌才是我们最应该做的事情。针对目前高考越来越没有答题模版可以套用的情况下,本次诗歌鉴赏一轮复习备课,应将重点放在读懂诗家语、诗歌的七大题材和诗歌的艺术技巧赏析上。并针对每一个板块精心准备相应的配套练习,希望在教学中能将教学目标落实在实处。
        关于古诗文默写,安莉南老师精准地指出了当下学生的症结,并提出了应对方法:第一,错别字较多,需要对难写、易错字反复强调。第二,学生对必背篇目基本上能够全文背诵却不能准确地填写诗句,需要加强理解性记忆。
        语文试卷的压轴大题——作文,是绝大多数学生的瓶颈所在,难以突破。长期以来,学生写作僵化、模式化、套路化、空洞化屡见不鲜,老师挖空心思为学生总结各种写作技巧和写作主题效用也是微乎其微。面对高三作文复习这项综合大工程,黄娟、曾晓玲老师倡导集全体语文老师的智慧,集体备课,统一命题训练,群策群力解决问题。同时,作文教学应具有有序性,作文教学绝非一日之功,关键在于长期序列化作文教学的坚持。应做到“课上抓典型,课后抓个人,分期有侧重,写作供支架”,注重在作文教学中体现自由作文与统一作文相结合,课内作文与课外作文相结合,张扬自我与统一标准相结合,多向对话与单向传授相结合,培养学生写作个性,打破作文僵化局面,让作文灵动而富有生命力。另外,应鼓励引导学生利用周末与寒假,大量积累素材以备考试之需。
        会议临近结束时,备课组长王加蓉老师强调,必须严格遵照学校安排,在本学期结束前,保质保量统一完成一轮复习;合理利用课堂时间,进行小题训练,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学生做题速度!

来源:语文组
发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相关热词搜索:语文 教研 高三

上一篇:科研兴校,以研促教
下一篇:教材研读:我们一直在路上

分享到: 收藏